【BCR国际金融新闻速览】通胀还是就业?美联储的路线之争
摘要: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八年的任期内,央行内部正面临一场罕见的分歧,这场围绕政策方向的争论给未来的降息之路蒙上了阴影。官员们在持续的通胀压力与疲软的劳动力市场之间权衡,争论究竟哪一方构成更大的经济威胁。即便未来经济数据恢复发布,也未必能轻易弥合这些深刻的分歧。投资者普遍预期美联储在下次会议上仍可能降息,但内部日益加深的裂痕已令不到两个月前看似清晰的降息计划变得复杂。在9月的政策会议上,19名官员中有1

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八年的任期内,央行内部正面临一场罕见的分歧,这场围绕政策方向的争论给未来的降息之路蒙上了阴影。官员们在持续的通胀压力与疲软的劳动力市场之间权衡,争论究竟哪一方构成更大的经济威胁。即便未来经济数据恢复发布,也未必能轻易弥合这些深刻的分歧。
投资者普遍预期美联储在下次会议上仍可能降息,但内部日益加深的裂痕已令不到两个月前看似清晰的降息计划变得复杂。在9月的政策会议上,19名官员中有10人预计将在10月和12月继续降息,支持连续三次会议降息的节奏,这与鲍威尔过去在2019年及去年的降息步伐相呼应。然而,鹰派官员对进一步降息的必要性提出了强烈质疑。在10月底的降息之后,他们的抵制立场更趋强硬,使得关于12月是否再次降息的辩论尤为激烈。
鲍威尔在10月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罕见地直白反驳市场对再次降息的预期,其背后原因之一正是为了应对这一难以调和的分歧。政府停摆导致关键就业和通胀数据暂停发布,进一步加剧了内部对立。数据真空期使得官员们各自援引民间调查或坊间证据来强化自身立场,反映出鹰派与鸽派两大阵营声音增强,而中间派的共识正在动摇。
鸽派担忧劳动力市场疲软,但缺乏新的证据支撑继续降息的强力理由;鹰派则借机主张暂停降息,指出消费者支出稳定,并警告企业可能将与关税相关的成本上涨转嫁给消费者。目前,官员们是否在12月会议上再次降息仍是未知数。新的数据或将为争论画上句号,但也有观点认为12月与明年1月的会议可相互替代,使得年底降息的决定显得刻意。另一种可能性是,在12月降息的同时,附加为未来进一步降息设定更高门槛的政策指引。
这场分歧的根源在于当前非同寻常的经济环境:通胀面临上行压力,而就业增长却陷入停滞,呈现出某种“滞胀”特征。许多经济学家将此归因于特朗普政府在贸易和移民领域的政策变革。毕马威首席经济学家Diane Swonk指出:“预测我们会经历一场温和的滞胀比较容易,但亲身经历又是另一回事。”
官员们在三个关键问题上的分歧将直接影响未来政策路径:
首先,关税驱动的价格上涨会是一次性的吗?鹰派担心企业将在明年进一步转嫁成本,导致价格压力持续;鸽派则认为企业迄今不愿过多转嫁成本,反映需求疲软难以支撑通胀。
其次,月度新增就业人数的大幅下滑——从2024年的16.8万降至截至8月的三个月平均仅2.9万——是源于劳动力需求疲软,还是移民减少导致的供给不足?若是前者,维持高利率可能引发衰退风险;若是后者,降息则可能过度刺激经济。
第三,利率是否仍处于限制性区间?鹰派认为今年降息50个基点后,利率已接近中性水平,进一步降息风险较大;鸽派则坚持利率仍具限制性,为支持劳动力市场而不重新点燃通胀留下了空间。
鲍威尔在8月杰克逊霍尔演讲中试图平息争论,倾向于支持降息的鸽派立场,认为关税影响将是暂时的,而劳动力市场疲软反映需求不足。随后发布的数据似乎印证了他的判断,就业增长几乎停滞。然而,这一立场仍超出部分同事的接受范围。到10月会议时,鹰派立场更加坚定,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对降息投下反对票,其他地区联储主席也公开表示反对。
在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未等提问便主动释放信号,强调12月降息并非既定事实。他正通过平衡委员会内部不同声音,以在需要时促成共识。然而,若通过政策声明反映鹰派立场,可能疏远鸽派,因此鲍威尔选择亲自传达这一信息。
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的态度变化反映了内部风向的转变。他在9月预计年内仅有一次降息,介于鸽派和鹰派之间。然而,他近期指出,持续三年的“暂时性”价格上涨已难以被视为暂时现象。在10月决议前公布的9月通胀数据喜忧参半,总体数据因住房成本放缓而表现温和,但核心指标年化增长率加速至3.6%,非住房服务指标也表现坚挺。
随着鹰派观点日益强硬,鸽派在公开场合发声减少,但并未放弃立场。三位由特朗普任命的官员尤为突出,其中理事米兰在9月会议主张更大幅度的降息。鸽派认为当前形势与2021-22年几乎无相似之处,担忧美联储对劳动力市场放缓反应不足。然而,数据中断对他们不利,尤其是价格信息的零散使鹰派警告称,明年初走出数据迷雾时,通胀可能仍在高位运行。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近日阐述了鸽派观点,认为工资增长放缓表明就业放缓源于需求下降而非供给不足。她警告,若过于专注避免1970年代式通胀,可能扼杀1990年代式的生产力繁荣,使经济面临“失去就业和增长”的风险。
即使数据中断结束,即将公布的信息也可能难以解决这些分歧,因为它们最终归结于对遥远风险的判断差异。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美联储的政策路径仍充满变数。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