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4月4日,建设银行发布最新公告《关于外汇按金交易及境内个人跨境境外炒房炒股的风险提示》。
2019年4月4日,建设银行发布最新公告《关于外汇按金交易及境内个人跨境境外炒房炒股的风险提示》,公告具体内容如下:
尊敬的客户:
您好,目前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外汇按金交易(也称“杠杆保证金炒外汇”)未经批准;境内个人跨境境外购房、直接进行跨境证券投资,相关外汇业务属于资本项目项下业务,按照可兑换进程管理,目前尚未明确开放。直接或间接开展、参与上述相关外汇业务,涉嫌违规。请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防财产损失。
建设银行官网截图
据《天眼志》观察,建设银行并非首家就外汇按金交易进行风险提示的银行。据记者不完全统计,3月底至4月出以来,已有包括五大行、光大银行和中信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发布类似的风险提示。
农业银行在风险提示公告中透露,此举是根据监管部门要求。早在去年9月,人民银行、公安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就联合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金融管理部门未批准任何机构在境内开展或代理开展外汇按金业务。
外汇按金业务又称杠杆保证金炒外汇,一般指客户投资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保证金,按一定杠杆倍数在扩大的投资范围内进行外汇交易。近年来,一些网络平台、中介机构从事非法外汇按金交易,主要体现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境内机构在境外设立网站返程向境内提供跨境金融服务;二是境外平台通过互联网跨境在我国境内开展外汇保证金交易。目前,澳大利亚和英国等一些国家允许符合条件的机构开展外汇保证金交易,但实施了较严格的监管,而我国尚未开放外汇保证金交易。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凡未经批准的机构擅自开展外汇按金交易的,均属于违法行为;客户(单位和个人)委托未经批准的机构进行外汇按金交易(无论以外币或人民币作保证金)的,也属违法行为。
除非法外汇保证金交易外,一些非法机构还为境内个人提供境外炒房炒股等非法跨境服务。包括建设银行在内的上述多家银行均在风险提示公告中指出,境内个人在境外购房、直接进行跨境证券投资,相关外汇业务属于资本项目项下业务,按照可兑换进程管理,我国目前尚未明确开放,“直接或间接开展、参与上述相关外汇业务,均涉嫌违规。”
此前,针对居民境外炒股、期货和贵金属等现象,证监会也提示过相关风险。目前,境内居民境外炒股只有沪(深)港通、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QDII)等合法渠道,其他渠道开展境外炒股,均无资金保障和法律保障。
早在2018年8月31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就在其官网专栏发布了《关于防范非法互联网外汇按金交易风险的提示》。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截图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StoneX集团近日宣布,正式在新加坡推出其零售及自主交易平台FOREX.com,为本地投资者带来全球CFD(差价合约)市场的便捷接入。这一平台由StoneX Financial Pte. Ltd.本地运营,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监管,涵盖外汇、指数、股票、黄金、白银及大宗商品等多元资产类别。
一场原本充满希望的网络邂逅,最终却让一名本地女销售与市场高管陷入了巨额损失的噩梦。
纳闽警方近日通报,一名30岁女子因在Instagram上看到一则高回报投资广告,先后向诈骗者指定的多个银行账户分阶段转账共计33,508.25令吉,最终发现被骗,报警求助。
近年来,新加坡诈骗案件屡见不鲜,2024年诈骗及网络犯罪金额创历史新高,达11亿新元(约36亿5900万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