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1日,三大美国股指本周首度集体收跌。标普500指数收跌25.61点,跌幅0.40%,报6370.17点,较8月14日所创收盘历史最高位累计回调1.51%。标普500指数本周五连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152.81点,跌幅0.34%,报44785.50点。纳指收跌72.545点,跌幅0.34%,报21100.31点。一、美股近期下跌原因近期美股下跌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主要成因包括经济数据疲
8月21日,三大美国股指本周首度集体收跌。标普500指数收跌25.61点,跌幅0.40%,报6370.17点,较8月14日所创收盘历史最高位累计回调1.51%。标普500指数本周五连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152.81点,跌幅0.34%,报44785.50点。纳指收跌72.545点,跌幅0.34%,报21100.31点。
一、美股近期下跌原因
近期美股下跌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主要成因包括经济数据疲软、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科技股估值调整、美联储政策分歧以及政治干预引发市场信任危机。
经济数据大幅低于预期。2025年7月非农就业仅新增7.3万人,远低于预期的18.5万,失业率升至4.3%,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显示经济动能显著减弱。消费市场同步疲软,5月零售销售下降0.9%,信用卡逾期率创2012年来新高,亚特兰大联储将GDP增速预测从3.9%调降至-2.4%。
贸易政策冲击引发供应链恐慌。特朗普政府于7月31日宣布对69国实施对等关税,涉及商品价值超5000亿美元,并启动半导体、药品等关键行业独立关税调查,加剧全球供应链扰动。科技制造业首当其冲,苹果、特斯拉等企业因关税成本上升单周市值蒸发超14%,半导体供应链中断风险飙升。
科技股估值泡沫破裂。纳斯达克100指数远期市盈率达32倍,远超25倍的十年均值,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单日暴跌8%,AI商业回报不及预期引发板块抛售。中国AI企业技术突破导致资本重新评估美股科技股价值,英伟达等公司市值较峰值回落超30%。
货币政策与政治干预双重打击。美联储连续8次维持高利率(5.25%-5.5%),但内部出现严重分歧,7名委员反对年内降息,政策滞后性加剧市场焦虑。特朗普政府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并质疑数据真实性,引发市场对统计独立性的信任危机,恐慌指数VIX单周飙升40%。
二、美国经济处于衰退边缘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13日报道称,虽然美国目前尚未陷入技术性衰退,即经济连续收缩两个季度或更久,但劳动力市场已经发出了警告。报道援引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的观点称,如果就业数据出现连续下降,那么经济就处于低迷状态。
自5月以来,美国就业数据几乎停滞不前。同时,近期针对就业数据的修正使得就业数据较此前公布的数据大幅下调,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内就业数据出现下降是正常的。此外,美国目前许多行业的就业率正在下降。在7月,超过53%的行业在裁员,这也是美国经济面临衰退的一个信号。
三、美股未来走势预测
短期波动风险。瑞银等机构认为,美股可能在2025年底出现回调,主要受关税政策、经济增速放缓及盈利预期下调等因素影响。高盛等机构则预测8月可能出现回落,但9月降息预期(预计降息三次)可能支撑市场短期反弹。
长期上涨趋势。多数机构仍看好美股长期走势,认为当前估值虽高(标普500市盈率超24倍),但企业盈利能力强劲(2025年Q2财报显示58%成分股上调全年盈利预期),且AI热潮驱动的科技股增长潜力显著。
道琼斯指数
标普500指数
纳斯达克指数
当前道琼斯指数在44000-45000点区间震荡,短期支撑位43064点,阻力位45502点。技术面显示指数处于上升通道,但需警惕高估值修正风险。若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或触发技术性反弹。
截至2025年8月,标普500指数在6400点附近震荡,短期支撑位为5770点(200日移动均线),阻力位为6500点。富国银行预测标普500在2025年可能涨至7007点,较2024年收盘价涨幅达19%,为当前最乐观的预测之一。
当前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21000-21800点区间波动,短期支撑位为21385点(8月11日收盘价),阻力位21803点(8月14日高点)。若突破23400点(纳斯达克100指数阻力位)或触发技术性追涨,跌破21000点可能引发回调。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