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R财经速递】OpenAI冲刺万亿估值,或创史上最大IPO
摘要:据外媒援引多位知情人士消息,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OpenAI已悄然启动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前期筹备工作。若顺利推进,该公司估值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案例之一,标志着AI行业迈入资本化的关键一步。知情人士透露,OpenAI内部正就上市时间表展开多轮讨论,目前倾向于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向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提交申请。而据《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该公司实际挂牌交易的时间

据外媒援引多位知情人士消息,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OpenAI已悄然启动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前期筹备工作。若顺利推进,该公司估值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案例之一,标志着AI行业迈入资本化的关键一步。
知情人士透露,OpenAI内部正就上市时间表展开多轮讨论,目前倾向于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向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提交申请。而据《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该公司实际挂牌交易的时间点可能落在2027年。在初步融资规划中,公司设定了不低于600亿美元的募资目标,最终规模或将随业务进展进一步上调。不过消息人士强调,所有方案仍处于初步论证阶段,具体时间与金额将视公司发展节奏与市场环境动态调整。
这一战略动向在OpenAI高层中已引发广泛讨论。公司首席财务官萨拉·弗莱尔曾在内部沟通中提及2027年上市的可行性,而部分顾问团队则研判2026年底即具备操作条件。对于市场关切,OpenAI官方回应仍持审慎态度:“公开上市并非当前工作重心,我们尚未设定明确时间表。公司首要任务是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实现让全人类受益于通用人工智能(AGI)的使命。”
然而在近期的公开讲话中,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展现了更务实的态度。他在周一直播中坦言:“考虑到未来业务扩张所需的巨额资金支持,IPO显然是我们最可能选择的路径。”这番表态折射出ChatGPT创始团队正在形成的资本化共识——在完成组织架构重组、降低对主要投资方微软的依赖后,OpenAI亟需通过公开市场构建更灵活的融资渠道,并为奥尔特曼提出的数万亿美元级AI基础设施计划储备弹药。
财务数据进一步揭示了转型的紧迫性。虽然公司预计2024年末年化营收将冲高至200亿美元,但同期亏损规模亦持续扩大。当前非公开市场对其估值已站上5000亿美元关口,若要实现万亿估值目标,需向公开市场证明其盈利前景与商业闭环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特殊的治理结构为此次IPO增添了独特看点。这家最初以非营利组织身份创立的企业,在2019年重构为受非营利主体监管的营利性架构。最新重组方案显示,新命名的“OpenAI基金会”将持有集团26%股权,并保留特定条件下增持的权利,确保非营利宗旨始终贯穿公司发展轨迹。这种创新架构既保留了AGI安全发展的初心,也为资本参与留下了制度空间。
若成功登陆资本市场,OpenAI将缔造令人瞩目的造富效应。最大机构投资者微软持有27%股份,其累计130亿美元投资有望获得超额回报。同时,软银、Thrive Capital及阿联酋MGX等战略投资者都将共享这场资本盛宴。
OpenAI的上市筹备正与全球AI投资热潮形成共振。今年以来,AI云计算服务商CoreWeave上市后市值激增230%,股价累计上涨约三倍;而芯片巨头英伟达更是在本周突破5万亿美元市值大关,成为AI产业链价值释放的最佳注脚。在这个属于人工智能的时代,OpenAI迈向资本市场的每一步,都在重新定义技术革命与金融创新的融合边界。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