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R洞察|白酒主力消费人群锐减2800万,行业重心加速转向消费者
摘要:10月28日,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茅台联合主办的“天地位育”2025赤水河论坛在贵州举行。来自全国的酒企代表与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白酒产业的未来路径。中泰金融国际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会上指出,本轮白酒行业的收缩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尤其与房地产市场下行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息息相关。李迅雷认为,中国白酒行业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未来将呈现出“量到质”“厂到人”“上到下”三
10月28日,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茅台联合主办的“天地位育”2025赤水河论坛在贵州举行。来自全国的酒企代表与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白酒产业的未来路径。中泰金融国际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会上指出,本轮白酒行业的收缩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尤其与房地产市场下行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息息相关。
李迅雷认为,中国白酒行业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未来将呈现出“量到质”“厂到人”“上到下”三大趋势转变。
第一,是从“量增”向“质增”的转型。目前,行业仍处于去库存周期,酒企在经营策略上普遍趋于稳健,更加注重效率与品质。李迅雷指出:“白酒产业正处于优质产能稀缺、整体产能过剩的阶段。” 因此,酒企应当通过提升酿造工艺、创新消费场景、强化品牌文化,让产业增长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实现更高层次的竞争力。
第二个趋势,是行业重心从酒厂端向消费者端转移。数据显示,30至55岁的主力消费人群近几年减少了约2800万人,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将进一步加剧这一趋势。李迅雷建议,酒企要以消费者为中心,构建更具互动性与体验感的营销体系,通过文化活动、品牌共创等方式增强消费者的情感认同,实现由“渠道驱动”向“消费者驱动”的结构性转变。
第三,是产业链利润结构的下移与共享。据统计,目前白酒经销商的平均毛利率已由2019年的20%~23%降至15%~17%,净利润更降至3%~5%。面对价格倒挂与利润压缩的压力,李迅雷认为,白酒企业应主动创新产品线,开发更贴近市场与年轻消费群体的新产品,形成从高端到大众的多层次价格体系。
他总结指出,中国白酒产业正步入由“扩张”向“优化”的时代,只有通过结构性创新、消费体验升级与产业链共赢,才能在新经济周期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