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 资讯 | 黄金“蓄势待发”,多家机构预言金价或将突破5000美元
摘要:黄金近期的回调,并不意味着这一贵金属进入了新的熊市周期。相反,多家华尔街机构普遍认为,黄金的长期前景依然光明。国际现货黄金在10月底短暂跌破每盎司4000美元后迅速反弹,目前已站上4100美元,今年累计涨幅超过50%,距离10月29日创下的历史高点仍低约6%。市场普遍认为,随着各国央行为分散美元资产而加大购金力度,以及大量散户通过ETF持续买入,金价有望再次出现强劲上涨。瑞银策略师在最新报告中表示
黄金近期的回调,并不意味着这一贵金属进入了新的熊市周期。相反,多家华尔街机构普遍认为,黄金的长期前景依然光明。
国际现货黄金在10月底短暂跌破每盎司4000美元后迅速反弹,目前已站上4100美元,今年累计涨幅超过50%,距离10月29日创下的历史高点仍低约6%。
市场普遍认为,随着各国央行为分散美元资产而加大购金力度,以及大量散户通过ETF持续买入,金价有望再次出现强劲上涨。
瑞银策略师在最新报告中表示,黄金有望在2026年至2027年间突破每盎司5000美元的历史新高。他们指出,黄金正被越来越多投资者视为长期战略资产和资产配置的核心组成部分,投资者群体正在迅速扩大。
越来越多资金正从股票、债券和美元等资产重新流向黄金。鉴于黄金市场的整体体量较小,即便配置比例的微幅提升,也足以对价格产生显著推动。
摩根大通私人银行同样看好黄金走势。其全球宏观与固定收益策略主管亚历克斯·沃尔夫表示,新兴市场央行的持续买入将成为黄金的关键支撑力量。他预计,到2026年底,金价有望升至每盎司5200至5300美元,较当前水平上涨逾25%。
沃尔夫指出,尽管金价上涨可能导致央行购金速度放缓,但由于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仍然偏低,新兴市场央行的增持趋势预计将继续。
他还提到,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目前处于财政盈余状态,拥有大量可再投资资金,其中相当一部分将继续配置至美元资产,但黄金在储备中的占比也会稳步提升。他认为,黄金不会取代美元,而是成为储备结构中更重要的补充。
他补充道,除了央行的持续买入外,投资者对法定货币信心的下降以及增加黄金配置的趋势,也将成为推动金价上行的主要因素。即便投资者仅将黄金配置比例提高至5%,也将形成新的需求增长点,为金价提供进一步支撑。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的一年内,各国央行合计增持了634吨黄金。虽然较过去三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2022年前的平均水平。该协会预计,2025年全球央行购金量将在750至900吨之间。
22V研究公司董事总经理兼衍生品策略主管杰夫·雅各布森同样看涨黄金。他指出,尽管近期金价有所回落,但仍稳居关键支撑位——50日均线上方,显示出强劲的上涨趋势。他建议投资者在短期回调时继续逢低布局。
雅各布森认为,美元和长期美债收益率的上涨动能已趋于停滞,未来或将再次回落,而美元走弱与利率下降通常对黄金形成支撑。
百达资产管理公司策略师也表示,近期黄金的基本面并无显著变化,唯一变化的是价格。推动今年金价上涨的核心逻辑——实际收益率下降、美元疲软以及发达经济体财政赤字扩张风险上升——依然成立。
当然,短期波动仍难避免。富国银行投资研究所分析师奥斯汀·皮克尔指出,黄金此前涨幅已处于历史高位,近期的回调是健康的技术性调整,市场或需时间消化过热情绪。
但综合各方观点,黄金仍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向每盎司5000美元的新高迈进。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